在壓力疊加、負重前行的關鍵期,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舉國關注,舉世矚目。2月26號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熱烈進行中,常委會組成人員普遍認為,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重大進展,生態環境狀況持續改善。同時,這場戰役仍面臨多重挑戰,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現反復,要以更大決心、更實舉措全力攻堅。接下來,神健
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。
為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全面小康,為了子孫后代的藍天碧水凈土,污染防治攻堅戰鼙鼓動地,鏖戰正酣。這是令人糾結的選擇題:生態家底薄,工業化任務重,在發展和污染的左沖右突中,我們背負的環境枷鎖日益沉重。
只用了半個多世紀,中國就走過發達國家兩三百年的工業化歷程。然而,在歷史性的發展跨越中,環境問題也集中爆發。
聚焦到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會發現,中國經濟“第一陣營”里的這三個版塊,也曾是污染最集中的三個區域
只占國土總面積的8%,卻消耗了全國42%的煤、52%的汽柴油,生產了全國55%的鋼鐵、40%的水泥,單位面積污染物排放量是其他地區5倍多。伴隨企業壯大、城市擴張的,是一條條黑水溝、一汪汪臭湖水。
2007年夏,太湖爆發水危機。大量污水排放導致水體富營養化,藍藻水華濃得化不開。無錫等地湖水惡臭、水廠關停、市民瘋搶礦泉水的場景,至今歷歷在目。
曾經有位老人說:“在中國找一件最困難的事干,可能就是環保!”作為普通公民,我們能做的就是從自己身邊做起,愛護環境,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作為企業,一切安全生產都需要以保護環境為基礎。安徽神健糧食機械設備有限公司,我司生產主銷環保清理篩設備,此款 糧食清理篩一大亮點便是“智能環保”每臺機械配備脈沖除塵設置,在收儲時,周圍環境可以達到指標:粉塵濃度小于等于7.2毫克/每立方米;空載噪音小于等于70分貝。取代了傳統清理篩,既保護了環境,也避免了對使用者的身體健康影響。